2025年4月10日下午,受化工院邀请,档案馆副馆长刘永祥、主讲丁玉梅等一行五人参加化工院青年教师沙龙——“言师有理”。化工院书记李云燕、副院长何德东出席。李云燕书记主持,现场有化工院近40名五年来新进青年教师参加。

主讲人丁玉梅以“昆工弦歌”为题交流汇报了校史编纂及相关研究工作。她首先介绍了学校公开出版的第一部校史《昆明理工大学校史(1954-2024)》的编纂过程和主要内容,强调校史不仅记录了昆工的发展沿革和历史脉络,还突出了昆工的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、科研创新、服务社会取得的成果,展现了昆工精神和文化传承。丁老师聚焦校史中的典型人物,讲述了戴永年院士一生的忠诚和执着:他十岁亲历日军轰炸,促使他投身革命,铸就 “一寸丹心”报国信念;他攻坚克难自制真空炉开展实验,开创我国真空冶金研究先河;他悉心培育人才,谆谆教导学生“一生只有一次博士论文,要认真创造优秀作品”,要 “立于德、成于学、长于创、益于民”。还讲述了李梦庚、戴永年、李俊昌三位教授晚年退而不休,他们用一生诠释和传承了昆工精神。

演讲构思精巧,选材典型、学理并重,展示了文书、旧报刊、老照片、书信手稿、日记、实物等丰富详实的档案史料,讲述中文图与访谈视频交融、生动感人,引得大家全程凝神静听。化工院副院长何德东评价演讲饱含深情,校史人物事迹令人印象深刻,并引发对当下人才培养的思考。青年教师代表、引进人才吕波、蔡秀楠感慨,他们深深共情其间,受到老一辈昆工人的激励,要站在巨人肩膀上做好科研,为昆工、为云南的发展贡献力量。
面对大家的热烈反响,档案馆副馆长刘永祥在发言中表示,档案馆将继续深入挖掘档案史料,展示典型人物案例,为昆工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启发和帮助。
沙龙结束后,丁玉梅老师接受了化工院学生有关“以档为桥,传承五老精神、点亮青年报国志”的专访。

2025年4月11日